(2018年第3期 总第72期)
纪委办公室编 2018年9月10日
目 录
● 廉政动态……………………………………………… 2
落实“两个责任”一体推进——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担当
● 廉言建语……………………………………………… 4
认清“小意思”真面目
● 廉政时评……………………………………………… 5
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不可缺
● 廉政漫画……………………………………………… 7
滚雪球
廉政动态 |
落实“两个责任”一体推进——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担当 |
管党治党,落实责任是关键。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已分6批次通报41起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典型案例,持续释放不担责就要被问责的强烈信号,提醒告诫各级党组织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五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上率下,紧扣“责任”二字,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形成全党动手一起抓的良好局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卓著成效,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并巩固发展。事实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只有抓住责任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党委、纪委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才能把“全面”“从严”贯彻下去、落实到底。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二者相互作用、浑然一体,哪一个责任落实不到位,都会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造成影响。二者之中,主体责任是“牛鼻子”,监督责任是保障。离开党委的坚强领导,纪委的监督作用就难以发挥;没有纪委的监督,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也难以牵牢。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两个责任”一体推进,如果“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管党治党就难以稳中求进、深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就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新形势新任务对落实“两个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重要讲话中,将“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明确提出,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指明了方向。赵乐际同志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中,将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一体部署,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中央要求就是号令、就是着力方向,各级党委、纪委必须用行动压实“两个责任”,以“两个责任”的一体推进,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发展、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
做到“两个责任”一体推进,首先要扭住党委主体责任。一体推进不等于全面推进,还是要突出重点。全面从严治党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牵没牵牢。当前,有的党委管党治党责任意识还不够强,一谈到反腐败工作,还习惯往纪委监委那里推;有的党委探索不够、办法不多,牵头抓总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主体责任缺位、空转。压实主体责任,必须发挥好组织优势,强化上对下的监督,一级压一级、层层负责,层层传导压力、直至最基层。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抓得住抓不住,要害在党委书记。各级党委书记必须当好管党治党的“施工队长”,既主动担当、善于作为,发挥好“头雁效应”,又采取约谈、述职、督查、追责等有效方式把责任传导压实给下级党委书记。如天津、辽宁、四川等地,实行党委主要负责人集体约谈主体责任考核排名靠后单位一把手的措施,就给这些一把手带来很大触动和相当的压力。落实“两个责任”一体推进,要求各级党委做到统筹兼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党委负起主体责任、纪委负起监督责任、党委书记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和部门分工负起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责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做到“两个责任”一体推进,纪委要把协助职责摆进去、把监督责任摆进去。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这是对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准确概括。党章还规定,纪委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这是对纪委履行协助职责的重要规定。各级纪委要依据党章认真履职,落实好监督责任,既要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之下,为党委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有效载体、当好参谋助手;又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对所辖地区和部门党组织管党治党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下级纪委开展日常监督、处置问题线索等工作的领导,保障“两个责任”一体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坚守纪委职责定位的同时,向监察职能深化拓展,把纪检、监察两项职责融合好、贯通好、执行好。要明确对主责部门和责任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是“裁判员”,不是“运动员”,不能越俎代庖,“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坚守“监督的监督”定位,协助不包揽、推动不代替、到位不越位,注意防止“三转”往回转,“监督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或大包大揽,或冲到一线、甚至替代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导致专责不专、工作失焦、职能发散。
做到“两个责任”一体推进,要强化问责的倒逼作用。“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是推动责任落实的重要环节。明责、落责、问责环环相扣,一环松动就会影响整个链条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全面从严治党的质量和水平。问责,既要对准主体责任,也要追究监督责任;同时,对该问责而不问责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两个责任”一起追,才更有说服力。今年前4个月,仅云南省就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197起,问责单位50家,问责领导干部231人,震慑作用明显。实践证明,以严肃问责倒逼履责,督促各级党委和纪委找准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责定位,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就一定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这是我孝敬老人的,不值多少钱”“您看就是一个小玩具,出国时给孩子捎的”……部分落马官员贪腐之路的起点就是被这些“小意思”所诱惑,进而一步步落入“陷阱”的。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案例不难看出,被“小意思”绊倒的党员干部不乏其人。
党员领导干部因手中握有权力,很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很多时候这种围猎会“改头换面”,美其名曰“小意思”。一包烟、一张卡、一瓶酒……若党员干部缺乏警惕,抱着吃点喝点拿点不算什么的心态,或怀着“周围很多人都这样,不会查到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小意思”就容易变成“大祸害”。
“意思”虽小,兹事体大。我们党历来就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规定,这一优良传统在当前更加有现实意义。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看清“小意思”的背后必然是“有所求”,别人付出的“小意思”,实际上放的是“人情债”。这些所谓的人情往来,也并非出于真情谊,看中的乃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考验。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练就一双慧眼,认清种种“小意思”的真面目。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坚决抵制潜规则,自觉净化朋友圈。不因“小意思”而姑息迁就,不因“小甜头”而欣然笑纳,抵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守住廉洁自律阵地。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管党治党,落于责,成于严。“七一”前夕,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了7起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被问责的典型案例。在这7起案例中,被问责人员上至省级机关,下到基层乡镇,既有党组织负责人,也有纪检组织负责人。在党的生日前夕公开曝光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力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风范,再次释放出有权就有责、失责要追究的强烈信号。
担当职务就要履行责任,这是每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自觉。衡量管党治党成效,很重要的就是看领导干部是否具备责任意识,是否真正把担子担起来,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严管就是厚爱,治病为了救人。领导干部必须明白,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既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爱护。党教育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一旦在廉政方面出了问题,党组织多年的培养和干部个人的努力就可能毁于一旦。因此,领导干部管党治党的责任必须担起来、强起来,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决不能当老好人,更不能麻木不仁、高高挂起。
有责不担,正气难彰;有错不纠,百弊丛生。现实中,从“为官不为”到“微腐败”;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到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少数单位管党治党方面存在种种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体责任缺位,监督责任空转,干部管理失之于宽松软。破解这些问题,就要紧紧咬住“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这个要害,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从而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政治担当,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自身不过硬,管党治党就没有底气。无论是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还是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抑或是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责任,如果自身要求不严,存在跑冒滴漏、脱轨越界的现象,就难以管好别人、带好队伍,也难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管党治党责任,领导干部先要做“铁打的人”。否则,“如蒙不洁,虽有它美,莫能自赎”。
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职负其责。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强化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时刻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努力为党和人民用好权、履好职、尽好责。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